幕后故事:电影《早春二月》中的陶岚造型差点成了第二个“林道
说实话,每次重看《早春二月》,我都会被那种既温柔又绝望的气质震住。影片出自柔石的小说《二月》,写的是1926年前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与孤独。柔石本人当年在镇海任教的日记,变成了小说里的“芙蓉镇”和“芙蓉镇中学”,那种半西式的教室、窄窄的街巷和学生们不安的
说实话,每次重看《早春二月》,我都会被那种既温柔又绝望的气质震住。影片出自柔石的小说《二月》,写的是1926年前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与孤独。柔石本人当年在镇海任教的日记,变成了小说里的“芙蓉镇”和“芙蓉镇中学”,那种半西式的教室、窄窄的街巷和学生们不安的
根据现代著名作家柔石代表作《二月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日前拍竣,荧屏上再现了40多年前影片《早春二月》中的肖涧秋、陶岚等经典人物形象和江南美轮美奂的水乡风貌,不由引发出对命运多舛的影片《早春二月》的追忆。
前几天(2015.03.08)提到的《早春二月》,影片中两次出现了李叔同填词的《送别》歌声与旋律,虽说只听到其中很少的几句可编导者的用意我倒是领略的较为充足:一则是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,这个年代正是这首歌曲流行的时期,此曲又是当时的“学堂乐歌”,